易燃易爆化學品:實驗室中常存有各種易燃易爆的化學品,如酒精、丙酮等。如果儲存不當、使用不規范或發生泄漏,遇到火源很容易引發火災甚至爆炸。
電氣設備:實驗室的電氣設備眾多,如烘箱、電爐等大功率設備,若過載使用、線路老化或短路,可能產生電火花引發火災。
明火:在實驗室中違規使用明火,如吸煙、使用打火機等,增加了火災風險。
化學品泄漏:可能由于容器破裂、操作失誤等原因導致化學品泄漏,對人體造成毒害,也可能污染環境。
有毒化學品:許多化學試劑具有毒性,如重金屬鹽、有毒氣體等,若防護不當,可能通過吸入、接觸等途徑進入人體,損害健康。
化學反應失控:進行化學反應時,如果條件控制不當,可能導致反應劇烈甚至失控,產生危險的副產物或釋放大量的熱量、氣體等。
微生物感染:處理含有致病微生物的樣本時,若防護措施不到位,可能導致實驗人員感染。
生物樣本泄漏:生物樣本如細菌、病毒培養物等泄漏,可能造成實驗室內部及周圍環境的污染。
基因工程生物安全:涉及基因工程操作時,可能存在未知的生物安全風險,如轉基因生物的意外釋放等。
放射性物質泄漏:如果實驗室使用放射性物質,一旦發生泄漏,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輻射傷害。
輻射防護不當:進行輻射實驗時,若未正確佩戴防護設備或未設置有效的防護屏障,可能使實驗人員受到過量輻射。
設備故障:實驗室中的各種機械設備,如離心機、攪拌器等,若出現故障,可能導致部件飛出、破碎等,對人員造成傷害。
操作不當:不熟悉設備的操作方法,違規操作,可能引發機械事故。
廢水廢氣排放:實驗室產生的廢水、廢氣如果未經處理直接排放,可能會對環境造成污染,也可能危害周邊人員的健康。
噪聲污染:某些設備運行時會產生較大的噪聲,長期處于高噪聲環境中可能對實驗人員的聽力造成損害。